守得云開見日出
-- 2012年鐵礦石市場運行狀況及今后趨勢
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
一、今年以來冶金礦山經濟運行總體平穩,但面臨新挑戰
今年以來,在我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、鋼鐵工業處于寒冬的形勢下,冶金礦山行業總體上保持了平穩運行的態勢,主要指標高于去年同期水平。1-10月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1267億元,同比增加23.1%(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076 億元,同比增長28.2 %)高于鋼鐵投資3.9%和全國固定資產投資20.7%的增速。國內鐵礦石產量基本是逐月增加,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1-10月份我國鐵礦石累計產量為109114.5萬噸,較去年同期累計增長了16.2%。
但是,受宏觀經濟形勢和鋼鐵行業處于困境等因素的影響,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國內外礦石價格總體上持續下滑,國內鐵礦企業生產經營的壓力增大。7月份以來,在國外鐵礦石擴產加速、國內消費增速放緩等因素的影響下,進口鐵礦石價格快速下跌。8月末TSI指數鐵礦石價格跌破100美元/噸,報收99.6美元/噸,較去年同期下降約40%。國內鐵礦石價格總體處于回落趨勢。1-8月,鐵礦石價格(66%粉礦)平均為1035元/噸,同比下降27.3%。在價格回升的情況下,
近年來,受原燃料價格上漲、礦山安全標準提高、職工收入增加、環境治理投入加大、礦山采選條件變化以及相關稅費調高等多種因素的疊加剛性推動,礦山生產成本上升幅度較大。2011年大中型礦山鐵精礦完全成本平均620.16元/噸,是兩拓、巴西礦離岸成本的2.5倍,是FMG的2倍。其中成本高于110美元/噸的鐵精礦產能有1.5億噸左右,接近鐵精礦總產能的三分之一。國內外鐵礦石價格一度接近我國國內鐵精粉平均生產邊際成本,與2009年上半年相似,冶金礦山面臨著新一輪嚴峻考驗和挑戰。
二、鐵礦石市場總體趨向是供給略大于需求
由于美國第三輪量寬松政策和國內一些刺激措施的出臺,10月份以后國內外的鐵礦石價格有所回升,礦山企業面臨的困難有所緩解。目前,各方面更加關注的是今后的發展趨勢。問題集中在兩點,一是鐵礦石供求關系變化,二是鐵礦石價格的走勢。這是兩個密切相關的問題。關于供求關系,今年以來總體上供給略大于需求。1-9月共進口鐵礦石55105.36萬噸;國內鐵礦石原礦產量96810.2 萬噸,選比按3:1折算成品礦32270萬噸。 估算2012年1-9月我國鐵礦石成品礦的累計新增資源量為87375.43萬噸,鐵礦石成品礦的供應量大于需求量6900萬噸。 (未考慮進口礦與國產礦品位差異、庫存變化等因素)
預計四季度乃至明年,鐵礦石供求關系不會有大的變化,將基本保持平衡,供應略大于需求。對于中長期的供求關系,業內人士的看法不近相同,有的斷言: 鐵礦石供大于求已經成為定局。有的認為:鐵礦石市場總體開始趨向供需平衡,局部鐵礦需求地區仍存在供求緊張的局面。由于國外礦石生產商產能的擴大和國內鐵礦石產量的逐年增長, 供大于求的機率更大一些。預計2015年,全球鋼產量將達到18億噸左右,生鐵(包括直接還原鐵)產量將達到13.7億噸,鐵礦石需求量將達到21.8億噸;預計2015年世界鐵礦石產量為22億噸~24億噸。盡管影響鐵礦石價格的因素很多,但起主導作用的仍是基本的供求關系。今后一個時期,由此導致的價格下行也將是一個大概率事件。
三、推進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,提高市場競爭能力
受各種因素的影響,國產礦生產成本增加是必然趨勢。首先是建設成本增加。我國鐵礦建設形成噸礦能力的投資大幅上升,在建礦山采選綜合投資平均達到了500元/噸左右,比10年前提高近一倍。而且新建項目一般要經過儲量評審備案、礦區范圍劃定、環境影響評價、安全評價預評、專篇評價、安全驗收、土地復墾方案、水保方案、地災治理方案、開發利用方案等的評審及土地預審、項目核準等程序,辦完審批程序和流程手續大約需要2年-3年的時間,既影響效率,也加大了機會成本。其次是,國內冶金礦山企業稅費負擔較重。目前礦山企業要繳納的各項稅費共計25項,銷售稅費負擔率達20.88%,這還不包括礦權價款、環境保證金等費用。國產礦的競爭力原本就不高,現在這樣更是呈下降趨勢。這些影響成本的問題,我們可以去呼吁,去反映,但短期難以見效,甚至難以解決。企業還是要眼睛向內,加強管理和科技進步的工作力度,向管理和科技要效益。管理與技術是企業發展永恒的主題,提高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,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。2008年,全行業深入廣泛地開展管理創新,推動科技進步,挖掘企業內部潛力,大幅度降低成本,在應對全球經濟危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任何時候,企業之間都存在差距,包括成本差距,縮短這個差距,成本就降下來。中國會計協會冶金礦山分會發布1-8月累計重點大中型礦山(33個)主要財務指標:露天礦石制造成本67.03元/噸;井下礦石制造成本142.69元/噸;鐵精礦制造成本464.26元/噸;鐵精礦完全成本627.52元/噸。礦山協會統計2012年1-6月部分井下礦山企業的原礦石制造成本的平均值是141.51元/噸。與之比較,成本高的單位321.27元/噸, 成本低的單位62.55元/噸,高低之間差259.72元 。因此,一方面要積極爭取相關政策,減輕企業負擔,另一方面,要眼睛向內,更新觀念,開闊思路,研究推廣新技術,推進管理創新,向技術創新要效益,向管理創新要競爭力。